通过金融体制改革,中国建立了独立于财政体系的金融体系,对原金融机构完成了商业化改造要闻解读

2019-12-18 15:24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经济学家曹远征。他参与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见证了中国金融由弱变强。图/ICphoto■综

通过金融体制改革,中国建立了独立于财政体系的金融体系,对原金融机构完成了商业化改造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经济学家曹远征。他参与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见证了中国金融由弱变强。图/IC photo

  ■ 综述

  见证中国金融由弱变强

  1998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撤销,曹远征被分流到中国银行,从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研究制定者转变为执行者——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开启了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的历程。当时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的曹远征参与了这一决定的相关起草工作,此后又介入这一改革的实际推动中。

  “我参与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见证了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中国金融由弱变强,不断深化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并日益走向世界的过程。”曹远征说。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亲历者,曹远征总结,从金融改革的任务和过程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有两项基本的任务——宏观层次上建立独立于传统财政体系的金融体系,微观层次上对原金融机构进行商业化改造。而这两个任务被相对分离出来,逐一进行,呈现出了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两大任务完成后,中国形成了适合于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完整的金融体制:在政府层面,中国人民银行充当中央银行的职能,其目标是保卫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使用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监管层面,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进行功能监管,运用包括金融许可证,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及其他专业监管措施的工具保证金融机构的合理合法运营;在机构层面,形成了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多层次的机构,其目标是成为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营利机构,使用的工具就是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的商业化运营体系。

  “目前看,中国金融改革该走的步骤基本已经走完了,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后一步。但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些改革还不宜推进,甚至还有可能加强。”曹远征说。

  而对于近年来脱实向虚问题严重,曹远征认为,要求银行、金融机构面向实体经济没有问题,但实体经济同样要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实体经济也应该发力于调整结构——降低杠杆、增加资本、提升盈利能力。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建立独立于财政、市场取向性的金融体系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第一个任务是建立独立于原有财政体系的市场取向性的金融体系。这个金融体系不再是财政的附属品,其目的在于创造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相适应的外部环境。

  这一改革始于1978年。1978年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没有金融活动,金融活动从属于财政,金融活动与财政活动合为一体,金融业务与金融机构高度一元化。当时中国唯一的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财政部。1978年,中国启动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也迫在眉睫。

  198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的营业业务被分离出来,组建了中国工商银行,加上1979年恢复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形成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体系。与此相适应,财政不再对国有企业拨款,改为由银行贷款(拨改贷),至此,金融的功能与财政的功能得到初步分离,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初见端倪。1984年10月,人行开始履行央行职责,商业银行业务由四大专业银行办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层银行体系开始形成并确立。

  在建立双层银行体系的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和壮大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同时,借鉴其他部门“双轨”改革经验,一方面允许国有法人股份制或地方性银行机构的发展。另一方面,采取试验的办法,鼓励诸如信托、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不仅丰富了传统银行的层次,而且因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和发展,初步形成了金融体系,并由于这一体系的形成,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具有了监管的职能。而为了使得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也助于更好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党的十九大上,第一次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写入中央文件。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也逐渐建立起来。1990年,上交所、深交所成立,中国人民银行颁布《证券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证券公司是专门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雏形开始出现,证券、期货、外汇资金和贵金属等在内的专业市场不断发展,中国金融市场发育出现了质的飞跃。

阅读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