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去贵人鸟直播间抢了鞋子,下午去买蜜雪冰城,这会儿准备去买汇源果汁,晚上再泡一桶白象方便面……”这是近期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

在河南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期间,鸿星尔克、白象等不少爱心企业驰援灾区,积极参与救助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眼花缭乱的网红品牌当道的市场中,老国货品牌们开始被消费者重新认识,并且掀起了一股“野性消费”的风潮。但在这次国货品牌集体走红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低估了国货品牌本身过硬的生产和品质带来的消费忠诚。

 

品质是“野性消费”的长效密码

网上有一个鸿星尔克的段子,说“鸿星尔克家的东西好是好,但质量是真不行。十年前买的鞋,昨天就穿坏了。”一双鞋能穿十年,网友调侃这就是国货品牌卖不好的原因。

有很多网友或许因为感动于品牌的公益善举,下单购买表示支持,但买回去之后发现“入坑”了。比如白象方便面。有网友发微博:之前为了支持国货买了一包白象方便面,早上和姐妹拿着让食堂阿姨帮忙煮了一下,香得要命。“面超级q弹,久煮不烂”,“没想到超出预期了”……类似评论在网上数不胜数,让白象方便面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一面难求”的状况。

有业内人士表示,“野性消费”只是提供了一个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这些老国货品牌的机会,但是偶尔一次的野性消费并不能帮助国货品牌真正的崛起,还是要靠扎实完备的供应链、强大的生产能力、满足当代消费者需求的研发能力、便利的购买渠道、良好的产品口碑等,才能实现长效稳定的增长。

高质量发展才能支撑“精益公益”

看到国货品牌的重新走红,很多自媒体开始大肆渲染国货品牌“濒临倒闭”的故事。比如有些自媒体宣称白象“经营困难依然捐款500万”,求大家“点个赞不要让白象倒下去。”更有个别主播直接在直播间里假借白象名义卖惨求用户下单。而事实是,这些所谓“经营困难”的说法纯属谣言。

企业只有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支撑高质量的公益行动。公开资料显示,白象连续十七年入选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审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9年白象日均生产3000万包方便面,年产量100亿包,品牌价值高达12.35亿元。2020年白象食品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经营状况良好,并不存在所谓“经营不善”、“濒临倒闭”。

事实上,白象这类国货企业之所以在灾情中能第一时间冲上前线,一是遍布全国的生产工厂,能就近调货,大范围保障应急供应;二是如毛细血管般的销售和配送网络,让它能够及时调度,快速响应。比如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在线上发布求助信息后,白象食品紧急筹备,用3个小时就把急需的方便食品送到他们手中。去年疫情期间,白象食品捐赠足迹遍布湖北、河南、山东、湖南、陕西、江苏、四川、重庆等多个省市的医院、社区、交警岗亭,这也绝不是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所具备的资源调动能力。

近日网上对于网红新消费品牌的讨论突然开始转向,以流量为核心的消费品打造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传统国货品牌因为数年经营积累下来的完善全产业链、自建工厂、生产研发专利、品牌知名度等等,反而成为消费者市场最坚实的一股增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