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1967年在日本被首次报道,学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KawasakiDisease),至今未查明患病机理。该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现,且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成为困扰儿童健康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血管疾病。
因川崎病在我国逐年增加的现状,国内医学专家学者一直在对此病做深入课题研究。2012年,由中华医院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免疫学组以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表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对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2020年,相关单位又组织专家学者推出了《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修订版,该版本的推出,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治疗川崎病提供了更有价值的科研指南。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为何推出修订版?对比2012年版本有哪些改进和更新?对行业内有何参考意义?为此记者崔文丽专程采访了作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川崎病协作组委员,参与2020年修订版编撰工作的知名专家石晓青女士。
“川崎病在我国不少地区较为常见”
石晓青女士是华西第二医院及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川崎病协作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疾病预防儿童心血管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学心血管学组委员。对于川崎病有深入和系统研究。
她首先对川崎病概念作出专业诠释,表示“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1967年首次发现,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婴幼儿,男多于女,临床多表现可有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肿胀等。”石晓青女士还说:“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而引起人们重视,未经治疗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达20%~25%。”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从1967年被发现至今,发病机理一直未明,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石晓青女士总结说:“川崎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及我国许多地区儿童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血管疾病,在各国和人种之间的差异较大。”她还表示:“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中患川崎症的约占80/10万,也有稍低的调查在30-50/10万之间,但总体上已经算得上严重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疾病之一。”
“修订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指导实践”
“正因为这样,我国医学专家也一直在做课题研究。2012年,由中华医院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组、免疫学组以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建议发表后,对我国川崎病的临床工作也带来了很大帮助,对我国该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治疗和长期管理更起到了规范作用。”石晓青女士说。
2020年,石晓青女士作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川崎病协作组成员之一参与了《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修订版工作。为什么要进行修订呢?石晓青女士说:“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CAL)的临床研究有新的进展,日本循环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亦相继更新了川崎病冠状动脉后遗症的诊断和处理相关指南。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我国川崎病(CAL)的临床诊治水平,改善患儿预后,经过专题讨论与研究,决定启动此次2020修订版编写工作。”
“修订版相比旧版有丰富和提升”
石晓青女士是川崎病资深专家,她在参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修订版编写过程中,对相关研究给出了大量实质性建议,有力推动了该修订版的完成。“川崎病在中国发病率约为80/10万,病因至今不明确,川崎病导致的冠脉并发症是治疗难点。”“因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基于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我国川崎病诊疗现状的可视化研究。”石女士对参与此次修订版工作的原因及研究方式做了进一步补充说明。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修订版相比2012年旧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哪些不同,取得了哪些进步?对此石晓青女士解释说,新版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审视川崎病,分析当前川崎病研究热点、难点,使川崎病研究内容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表现方式比旧版更为灵活丰富。“另外,相比旧版,新版还增加了一些具体检查手段,尤其是在心肌功能检查上,加入了一些新的检查手段,如心肌MRI检查;在抗血小板治疗中参考美国指南及药物手册,对氯吡格雷的应用给出明确的方法,等等。”石晓青女士认真地说。
事实证明,以石晓青女士为编写人员之一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修订版团队,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川崎病的新特点和新现状,从大量临床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出发,脚踏实地,提升格局,猛攻难点,在课题的内容上都有实际发现和突破。该处理建议发表于中华儿科杂志,为全国心血管儿科医生提供川崎病冠脉病变治疗指南。基于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我国川崎病诊疗现状的可视化研究进入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并在此次学术会议上进行过大会发言,向国内同行传递川崎病研究的热点问题,反响热烈,意义非凡。“回想起来,这也是值得我骄傲的事情。”石晓青女士笑言。(记者崔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