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的理财记忆:百姓理财在金融变迁中走向多元全民理财

2019-12-18 15:49
浓缩的理财记忆:百姓理财在金融变迁中走向多元

  一张不大的纸张上印着“中国人民银行整存整取储蓄存款单”,金额处手写着“伍圆”,定存期限一年,日期是1956年11月12日。家住北京大栅栏的姚玉凤老人回忆起上世纪50年代的情景,有些动情,她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这就是当年她和爱人的全部积蓄。

  姚玉凤老人今年86岁,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几代人一直住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上世纪50年代,她和爱人都在北京一家电子管厂上班,每月工资加起来不到40块钱,一家5口人都指着这些钱过日子。

  “那时候买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算计,基本上一到月底钱包里剩不下几毛钱。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月光族’。”姚玉凤回忆道。

  “如今生活大不一样了,我现在手里有10万元银行理财,5万元基金,5万元保险,今年初我还用银行的智能投顾选了2万元的理财产品呢。”姚玉凤今年63岁的女儿陈国英笑着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从一张存款单到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见证的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居民家庭财富的巨大变迁。70年来,居民财富收入日益丰盈,不仅“钱生钱”之道从单一走向多元,投资理财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居民的理财需求催生了更专业、更多元的金融生态和金融服务,银行本外币理财、基金、信托、贵金属投资等理财产品丰富着百姓的理财选择,也折射出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壮大与繁荣。

  人均存款1.6元和空白的理财观念

  “刚上班那会儿,我跟老伴的工资都不高,每个月除了日常开销基本剩不下什么钱,那时普通人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姚玉凤说。

  姚玉凤一家就是那个时代普通中国家庭的缩影,没钱可存成为建国初期人们的普遍记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00元,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为44元;1952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亿元,平均到每人只有1.6元。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我国进入商品严重短缺时代,商品短缺、凭票购买是当时的特色。那时老百姓的理财观念,就是凭票按时按量地买到那点少得可怜的吃穿用品。“副食品、粮布票,它比生命还重要;半斤肉,二两油,一穷二白却不知愁”就是那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1963年出生的中学教师谢斌说:“提起当时的家庭财产,最宝贵的就是各种‘票’,粮票、布票、自行车票……人们对‘财富’的概念基本上是个空白,艰苦朴素是至上的美德。”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一些人开始有了“存钱”的意识。统计显示,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上升到21元,在今天看来,这依旧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百姓参与储蓄存款的热情开始被点燃。不过40多年前,银行业务范围还处于极度单一的状态。

  “那时的银行只有一家,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老百姓的存取款业务都要到央行下属的分支银行办理。”谈起40年前的银行,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多年的老员工秦建明颇有感触地说,“当时银行只能存钱、汇款,特殊时期代卖国库券,一天也没几笔业务,普通人一年到头去银行的次数不过一两回。理财是啥,没人知道。”

  “银行员工当时办理业务都用算盘,存折上的存取款数字还要手写,那时也没有运钞车,由专门人员用大口袋装上钱送到总行。” 秦建明回忆道。

  “能挣会花”和“储蓄为王”

  “三轮车,一杆秤,跟着小平闹革命;十亿人,八亿商,做梦都想奔小康。”姚玉凤用这句谚语概括了上世纪80年代的理财现象。

  改革开放以后,百姓正式告别物资短缺的年代,理财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勤俭节约固然重要,‘能挣会花’才是潮流,上世纪70年代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三大件也成功让位于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各种家用电器。”姚玉凤说。

  彼时,姚玉凤和爱人所在的工厂生产好几种全国紧俏的商品,效益很好,几个儿女的工作也不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跟姚玉凤一家一样,全国亿万个家庭,也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从1978年到198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上升到1181元,翻了3倍多,而居民存款总额也从210.6亿元直线飙升至3801.5亿元,足足翻了18倍。

  从1979年起,国家开始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此后的5年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组建。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办理针对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业务,成为专门从事金融管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

阅读延展